2004年,供水總公司曾接到襄城環山路三利達公司家屬區院反映的管道漏水舉報電話,隨即安排維修人員到現場測漏,但未發現漏點。同時,附近群眾反映:在護城河漲水時,該漏點就大,反之就小。維修人員推斷該處的漏點為下水管道滲水,并非自來水。經過水樣檢測后,無余氯含量,因而證實了以上的推斷。事隔兩年,在2006年元月,該漏點滲水面積擴大,造成塌陷,四周的圍墻開始傾斜、裂縫,用戶在進行地面修復工程中,發現地下有冒水現象,供水總公司維修人員再一次到現場檢查,才發現是圍墻外的供水管道漏水,隨即將漏點修復。
整整兩年,大量自來水白白流失,供水總公司領導心痛之余,立即召集有關部門進行反省并深入分析原因:一是維修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測漏工作做的不夠細致;二是現有的管網圖不詳盡,員工對管網走向不明確。原因找準了,于是供水總公司一方面加強對管網巡護人員的管理和考核,提高職工責任意識;一方面加強職工的業務技能培訓,提高服務本領。同時,著手進行管網普查,繪制詳細的管網圖,并投資數十萬元購進先進的尋管設備,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